界寮縱走幾年前跟山友走過,但是晴慧還沒走過,而界寮縱走在台北境內這段跟台北大縱走重疊,這一段的路線我們走過很多次了,近來看到山友走的變形版本,在台北市這裡改走水尾潭、老鷲尖山、由內溝山出內湖,剛好水尾潭山稜線,也是我們一直沒走過的路線,便決定來走這個變形版的界寮縱走,這次的行程山友柔予也帶一位年輕小伙子得聖來共襄盛舉,也讓我們的平均年齡低於五十歲了;因為交通的緣故,我們採逆走的方式,一早搭小1公車到內溝溪生態展示館,回程再由界寮搭車返回台北。

🚐交通方式:
去程:搭5:50首班小1公車到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。
回程:於武聖街口站搭首都客運9026號

🔼山頂資料:
🔺內溝山,又稱大尖坪山,高度237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🔺內溝山北峰,高度130m,聯勤測量隊僑五水泥基石。
🔺老鷲尖山,又稱老鷹尖、小鳶山,高度193公尺,北市三角點第55號。
🔺水尾潭山,又稱內溝里山,高度156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.117。
🔺水尾潭山西北峰,高度152公尺,北市三角點第18號。
🔺大邱田山東峰,高度235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.118。
🔺消防山,高度349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.119。
🔺大邱田山,高度356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🔺白石湖山東峰,高度425公尺,市74基石,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加密控制點 G861。
🔺白石湖山,又稱坑頭山,高度458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🔺碧山,高度517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123號。
🔺梅花山,又稱插花山,高度640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134號。
🔺五指山前峰(五指山),又稱車坪寮山,高度675公尺,三等三角點1045號。
🔺五指山,高度699公尺,二等三角點1051號,三角點在公視廣播站內,無法進入。
🔺友蚋山,又稱烏塗山,高度624公尺,三等三角點787號基石,基石已遺失,現有基石為千岳俱樂部所立。
🔺七分寮山,高度440公尺,礦務課第二百六十九號基石。
🔺 開眼尖山,高度411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🔺三界山,又稱崁頭崙,高度361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 
📶行程紀錄:
06:23 內溝生態展示館,起登。
06:48 內溝山。
07:05 內溝山北峰。
07:24 老鷲尖山。
08:04 水尾潭山。
08:47 水尾潭山西北峰。
09:17 大邱田山東峰。
09:43 興善宮,小休。
10:00 出發。
10:12 觀景點。
10:26 消防山。
10:31 大邱田山。
10:42 白石湖山東峰。
10:56 白石湖。
11:23 碧山。
12:04 梅花山。
12:13 五指山產道,午餐。
12:54 出發。
13:12 五指山前鋒。
14:16 友蚋山。
15:21 七分寮山。
15:40 鞍部,營鋪遺址。
16:05 開眼尖山,小休。
17:34 三界山。
18:24 界寮登山口。


 
⏹總里程:25.05Km
⬆️總爬升:1320M
⬇️總下降:1235M
🕕總時間:12小時

 
 
🛄行程照片

IMG_7696.JPEG
搭首班5:50發車的小1公車,到內溝生態展示中心下車,因為出門時間很早,我們在此先吃個早餐再出發。

IMG_7698.JPEG
今天山友柔予邀請一位年輕人得聖一起參加,讓我們這老人團的平均年齡低於50歲。

IMG_7700.JPEG
在下車處沿內溝溪畔的步道往內溝山方向。

IMG_7702.JPEG
內溝溪是採生態工法整治的溪流,河岸兩旁採砌石工法,植物也可在石縫中生長,讓河川不會只是冷冰冰的水泥牆面。


IMG_7704.JPEG
離開溪畔後,沿著民宅方向走,前方便是登山口了。

IMG_7706.JPEG
沿著谷線往上,路徑清楚。

IMG_7714.JPEG
很快地就來到今天第一座山頭內溝山

IMG_7716.JPEG
內溝山的展望不錯

IMG_7717.JPEG
離開內溝山往老鷲尖山方向馬上會遇到叉路,又徹有架鋁梯比較好走,左側拉繩陡下的峭壁地形,實際走起來也還算很好走。

IMG_7722.JPEG
油桐嶺,左往真武步道,續直行往老鷲尖山。

IMG_7725.JPEG
往老鷲尖山途中會先經過內溝山北峰

IMG_7726.JPEG
內溝山北峰,高度130m,聯勤測量隊僑五水泥基石。

IMG_7729.JPEG
晴慧與基石合拍

IMG_7735.JPEG
一小段階梯陡上步道。
IMG_7737.JPEG

IMG_7739.JPEG
到老鷲尖山後我們在此小休一下,續行的路徑在說明牌的後方。

IMG_7745.JPEG
一開始是一段陡下山路,旁邊有繩索輔助,路徑很清楚。

IMG_7746.JPEG
陡下結束遇叉路,取左往水尾潭山。

IMG_7752.JPEG
往水尾潭山的路況還不錯,路徑清楚好走。

IMG_7756.JPEG
水尾潭山,又稱內溝里山,高度156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.117。

IMG_7758.JPEG
常來這一帶山域但就是獨缺水尾潭山,今日終於完成了。

IMG_7759.JPEG
晴慧也來跟水尾潭山基石合影。

IMG_7769.JPEG
離開水尾潭山後不久,來到一處寬稜,這裡視野開闊,有一點走在高山防火巷的感覺,很驚訝這裡有這樣的景觀。

IMG_8106.JPG


IMG_8107.JPG

IMG_7773.JPEG
竟有這座山頭,之前查看的資料沒有記錄到此山,應該是近期才命名的。

IMG_7774.JPEG
 

IMG_7775.JPEG

IMG_7778.JPEG
一處展望點,對面是新山、夢湖一帶及今天要走的界寮縱走。

IMG_7780.JPEG
山友們也停下腳步欣賞。

IMG_7784.JPEG
大邱田山東峰,高度235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.118。

IMG_7785.JPEG
來到大邱田山東峰,也表示這段山稜快走完了。

IMG_7789.JPEG

IMG_7791.JPEG
山徑下來就到八連路及長青路交叉口

IMG_7794.JPEG
叉路口附近就是興善宮,宮廟有飲水機,我們在旁邊的石桌椅小休,接下來由宮廟旁的小徑續往上走。

IMG_7806.JPEG
上到稜線後有一處巨岩展望點

IMG_7813.JPEG
對面是五指山稜線。

IMG_7815.JPEG
3年前來此時沒有見到這個,應該也是新命名的山頭。

IMG_7817.JPEG
跟基石合影一張。

IMG_7824.JPEG
大邱田山,高度356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
IMG_7831.JPEG
白石湖山東峰,高度425公尺,市74基石,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加密控制點 G861。

IMG_7832.JPEG

IMG_7835.JPEG
鞍部叉路,左叉式往開眼山、龍船岩方向,我們取右往白石湖山。

IMG_7839.JPEG
白石湖山,又稱坑頭山,高度458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
IMG_7843.JPEG
 

 

IMG_7846.JPEG
離開白石湖山後續行會遇到一個叉路,左叉式腰繞路,右叉是稜線路,十幾年前來此時,稜線路還未開通,但現在右叉綁滿了登山條,大多數山友也都改走這條路線了。

IMG_7847.JPEG
往碧山的山路上有一、二處叉路,可下往五指山公路。

IMG_7849.JPEG
碧山登山口,到了這裡便看到界寮縱走的指標牌。

IMG_7850.JPEG
先去碧山再回來。

IMG_7851.JPEG
碧山,高度517公尺,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123號,也是內湖最高峰。

 

IMG_7853.JPEG
 

 

IMG_7863.JPEG
離開碧山後返回叉路處,這裡也是台北大縱走的路線,沿著北縱走路線的指標牌往梅花山續行。

IMG_7873.JPEG
梅花山到了,明天有事情無法爬山,今天提前一天慶祝雙十節,特別選在跟國花同名的山頂升旗。

IMG_7881.JPEG
晴慧也跟國旗合照。

IMG_7886.JPEG
山友柔予向國旗敬禮。

IMG_7892.JPEG
離開梅花山下到五指山公路旁,這裡有處水泥平台,我們在此休息午餐。

IMG_7897.JPEG
下午的行程世界寮縱走的前半段,先往軍人公墓方向續行。

IMG_7899.JPEG
路旁有一座涼亭,此處便是五指山前峰(五指山),又稱車坪寮山,高度675公尺,三等三角點1045號。

IMG_7903.JPEG
因為五指山基石位於公視管制站台內,現在已無法進入,也有人便以此處為五指山。

IMG_7908.JPEG
 

IMG_7915.JPEG
五指山,高度699公尺,二等三角點1051號,三角點在公視廣播站內,無法進入。

IMG_7919.JPEG
大門電鈴旁貼有告示牌。

IMG_7913.JPEG
大門旁展望視野極佳。

IMG_7920.JPEG
五指山軍人公墓紀念牌。

IMG_7933.JPEG
跟紀念碑合影。

IMG_7947.JPEG
前方是網友那山的入口。

IMG_7949.JPEG
看到標示牌了。

IMG_7952.JPEG
往友蚋
山的路徑整理得很好。

IMG_7954.JPEG
友蚋山,又稱烏塗山,高度624公尺,三等三角點787號基石,基石已遺失,現有基石為千岳俱樂部所立。

IMG_7955.JPEG
 

IMG_7957.JPEG
 

IMG_7958.JPEG
友蚋山展望良好。

IMG_7969.JPEG
續行山路有一小段二旁的芒草較密集,但也還不難通過。

IMG_7972.JPEG
離開芒草路段後,山路路徑又變得很清楚了。

IMG_7981.JPEG
下到產道,往左續行。

IMG_7983.JPEG
走一小段產道便又接到登山口。

IMG_7987.JPEG
入口處有指示牌。

IMG_7988.JPEG
往七分寮山的路徑也是優質的步道。

IMG_7989.JPEG
七分寮山,高度440公尺,礦務課第二百六十九號基石。

IMG_7991.JPEG

IMG_7992.JPEG
這段路晴慧是第一次走。

IMG_8001.JPEG
來到鞍部叉路看到藍天新的指示牌,才發覺最近藍天隊在整理淡基橫斷古道,原來是在這一帶,難怪一路走來路徑寬大,還有一些新架設的繩索。

IMG_8003.JPEG
瑪鍊溪水源基石。

IMG_8005.JPEG
這裡也有一些先人遺留的營舖遺址。

IMG_8006.JPEG
營舖遺址指示牌。

IMG_8012.JPEG
續行往開眼尖山的路徑也整理得很好。

IMG_8014.JPEG
開眼尖山,高度411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
 

IMG_8017.JPEG
 

IMG_8023.JPEG
開眼尖山山頂也整理的不錯,我們在此休息也補充一些能量。

IMG_8030.JPEG
 

IMG_8033.JPEG
 

IMG_8043.JPEG
三界山,又稱崁頭崙,高度361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
IMG_8045.JPEG
 

IMG_8047.JPEG
 

IMG_8048.JPEG
三界山這是本日最後的一座山頭了,此處可以眺望萬里、基隆一帶海岸,基隆嶼也看的到。

IMG_8050.JPEG
 

IMG_8058.JPEG
離開三界山時天色已經快黑了。

IMG_8060.JPEG
來到一處展望點,也表示快到公路了。

IMG_8064.JPEG
 

IMG_8068.JPEG
來到基金公路了。

IMG_8069.JPEG
在出口處合影,得聖表示這是第一次走這麼遠的行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