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潭山縱走大溪這條路線一直想去嘗試,近日得知藍天隊的前輩,剛整理完成這段路線,趁著賞味期內,跟山友約了便趕快來走走,一路都是五星級步道,真的是非常優質,很感謝藍天隊他們的奉獻。
這個路線坡度起伏不會很大,走來舒服,前段在樹林中穿梭,抵達三方向山360度無敵展望映入眼簾,讓人忘了疲憊,後半段有草原地形,還可以眺望太平洋及龜山島,真的是一條優質路線。
《山頭資料》
長潭山,海拔148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西山, 海拔335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097。
丁蘭山,海拔409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三方向山,又稱大溪山,海拔620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126。
尪子嶺,高度440公尺,山字水泥柱。
鹿窟尾尖,又稱內寮山,海拔553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
蕃薯寮山,又稱茅子崙山,海拔456+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120。
《行程紀錄》
07:00 貢寮市民活動中心
07:10 長潭山登山口
07:40 長潭山
08:40 西山
10:05 丁蘭山
12:10 三方向山
12:45 尪子嶺
14:55 鹿窟尾尖
15:15 土地公
15:50 蕃薯寮山
16:50 蕃薯寮山登山口
17:05 大溪車站
《行程照片》
今天一早由台北開車,先到八堵接山友,再驅車前往貢寮,我們將車停在貢寮市民活動中心旁停車場,約七點出發沿台2丙往回走,7:08看到25K里程牌,登山口就在前方不遠處。
登山口有長泰路11-13的路牌。
今天天氣很冷,早上車子顯示車外溫度才6度,由登山口起登還穿著保暖衣物。
山路路徑整理過,真的非常好走
長潭山山頂眺望貢寮一帶,清晨薄霧壟罩下,真的是美極了。
長潭山,海拔148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由登山口出發到此約30分鐘。
離開長潭山後經過一處芒草路徑,也經過藍天隊整理過。
路徑寬大好走,真是五星級步道
叉路,右往八股保線路,取直續往西山,指示牌標註約15-20分。
西山, 海拔335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097,山頂無展望,由長潭山至此約只需60分鐘,比藍天標示的時間90-120分鐘快多,應該是路況整理過比較好走的緣故。
跟基石合照一張。
墨蘭常生於山地林下溪邊,也見於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下草叢中,因其色澤關係不易發現,山友經過發現他的蹤影,很幸運可一親芳澤。
叉路,右往丁蘭坑山、詹厝,直行往丁蘭山、竿蓁坑古道,取直續行。
一小段拉繩陡上。
由這陡上後就快到丁蘭山了。
路旁看到一些廢棄酒瓶。
連續陡上後右邊有叉路,標示往丁蘭山1分鐘。
丁蘭山,海拔409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山頂無展望,由西山至此約85分鐘。
丁闌山合照。
離開丁蘭山後,山徑依舊都有整理過的痕跡,一些林投樹也修剪過。
叉路,又下往丁蘭谷古道,直行往竿蓁坑古道、三方向山,取直。
叉路,又往竿蓁坑古道、大坪28號,直行往三方向山,這裡離三方向山約30分鐘。
登頂前一段的芒草路,都整理得很好走。
陡上結束後先看到一個水源基石,三方向山再往前約1分鐘。
三方向山,又稱大溪山,海拔620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126,由丁蘭山到此約2小時。
三方向山山頂有著360度展望,
眺望桃源谷方向。
三方向山是這次的最高點,之後的路大多為下坡。今天除了在登山口遇到幾位跑山友,一路都沒遇到其他山友,用自拍模式來張合照。
也來一張獨照,今天氣溫較低,加上山頂有風,拍照後決定下尪子嶺再午餐。
往尪子嶺一路陡下,幸好路徑整理過,也有繩索輔助
尪子嶺這裡地形寬闊,林子可擋風,很慶幸決定來此午餐,由三方向山至此約35分鐘。
尪子嶺,高度440公尺,山字水泥柱。
尪子嶺這裡是一處越嶺鞍部,有多條路徑,我們取直續往前。
這段路也都整理得很好。
後續有一段路非常泥濘,應該是牛隻走過造成的。
出現一片草原。
經過一個電塔後,指示牌是釘在路上。
接著出現一片很大的草原,今天天氣不錯,搭配著藍天白雲。
草原上還有一漥小池塘。
鹿窟尾尖,又稱內寮山,海拔553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。由尪子嶺至此約75分。
鹿窟尾尖展望很好,還可眺望龜山島。
這個岩石倒是不錯的拍照點。
前方山頭草原就是桃源谷。
桃源谷步道土地公廟。
叉路。取右往大溪河濱公園。
之後的步道改為花崗石鋪面。
防止牛隻闖入的水泥柱。
往蕃薯寮山階梯上上下下的。
蕃薯寮山,又稱茅子崙山,海拔456+公尺,三等三角點No.1120。由鹿窟尾尖至此約45分鐘
來到一處涼亭,原本想趕16:29的火車,算了一下時間太趕了,應該來不及了,就在此小休一下.。
太棒了,只剩1公里。
下道登山口了。由蕃薯寮山至此約55分鐘。
此處才是步道終點。
離開步道後又轉往大溪車站。
民宅旁有一個熊貓椅子。
抵達大溪車站。
搭火車回貢寮車站取車。
出貢寮車站後右轉,過地下道後,在過橋就抵達,貢寮市民活動中心。